******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本机关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6月18日至2024年6月24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本机关反映。<\/p>
联系地址:端州区星湖东路76区肇庆市生态环境局,邮编:526000<\/p>
联系电话:******<\/p>
传 真:******<\/p>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本机关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p>
项目名称<\/p><\/td> | ******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扩建项目<\/p><\/td><\/tr> | ||||
建设单位<\/p><\/td> | ******有限公司<\/p><\/td><\/tr> | ||||
建设地点<\/p><\/td> |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p><\/td><\/tr> | ||||
环评机构<\/p><\/td> | ******有限公司<\/p><\/td><\/tr> | ||||
项目概况<\/p><\/td> | ******有限公司现有项目范围内(属于广东省四会经济开发区范围内)。本项目不新增用地,主要利用现有厂房,通过优化布局腾出空间,建设一个铜合金棒材车间及其他配套工程,不涉及对现有项目生产线的挪移调整。项目建成后年产精密铜合金棒材2万吨。项目总投资37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40万元。<\/p><\/td><\/tr>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p><\/td> | 1、<\/span>水<\/strong>污<\/strong>染防治措施<\/strong><\/p> (1)生活污水<\/p>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隔油隔渣”处理后,由污水管网排入四会市新江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p> (2)生产废水<\/p> 扩建项目冷却水循环使用并定期补充,不对外排放。循环水量6000m3<\/sup>\/d,补充量约60m3<\/sup>\/d。冷却水主要用于连铸、铸锭成型冷却,水质要求不高,可以循环使用。<\/p> 熔铸车间盥洗废水单独收集处理,采用混凝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四会市新江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项目初期雨水混凝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四会市新江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p> 2<\/strong>、大气污染防治措施<\/strong><\/p> 扩建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熔化炉废气、食堂厨房油烟,其中熔化炉废气采用“风冷+多管旋风除尘+脉冲布袋除尘+脉冲滤筒除尘”处理工艺,食堂厨房油烟依托现有项目静电油烟净化器。采取上述措施后,熔化炉废气排放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新增油烟排放浓度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要求。<\/p> 项目无组织排放产生源为生产过程未被收集的少量烟(粉)尘,建设单位每天定期采用吸尘设备对车间地面进行清洁,收集车间沉降的烟粉尘;经吸尘设备收集的烟粉尘与熔化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除尘灰一并作为危险废物处置。<\/p> 3<\/strong>、<\/strong>噪声污染防治措施<\/strong><\/p> 扩建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熔化炉、拉丝机等设备运行噪声及风机等环保设备运行噪声。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有:<\/p> (1)总图布置上:合理布局,尽量将噪声大的生产设备布置在厂房中部,以减轻噪声对厂界的影响。<\/p> (2)环评要求企业对风机采用隔振基础、柔性接头、支架等。选用低噪声、低转速、高质量的风机,采用减振基础和柔性接口,对高噪声送风机设施单独的风机间。<\/p> (3)加强厂区四周绿化,合理配置绿化物种及高度,以提高绿地和树木对噪声的阻断和吸收衰减作用。<\/p> (4)源头控制上:①尽量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生产设备。②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因故障引起的高噪声。③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p> (5)管理上:车间日常关闭门窗生产;定期检查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和减轻非正常运行产生的噪声,做到文明生产;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和维护,保持车辆良好工况,厂内应该限制车速,禁鸣喇叭,尽量避免夜间运输。<\/p>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strong>措施<\/strong><\/p>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铜渣、熔化废气集尘灰、废液压油、混凝沉淀污泥、废耐火材料、废旧除尘布袋和滤筒等。此外,项目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员工生活垃圾。建设单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进行综合利用和处置。<\/p> (1)一般工业固废<\/p>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有铜渣和废耐火材料;其中铜渣主要成分有铜及其化合物、碳灰及其他杂质,废耐火材料主要为高铝质耐火砖,均可交由资源回收公司回收处置。<\/p> 项目设有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区存放铜渣和废耐火材料,暂存区内做好防渗漏、防雨、防火设施,并远离敏感点。固废暂存期不应过长,并做好运输途中防泄漏、洒落措施。<\/p> (2)生活垃圾<\/p> 在车间设置垃圾箱,将生活垃圾分区集中临时贮存。贮存周期1天。由环卫部门清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置。<\/p> 设立生活垃圾堆放场,堆场应有防渗漏、防雨、防火设施,并远离敏感点。固废堆放期不应过长,原则上日产日清,并做好运输途中防泄漏、洒落措施。<\/p> (3)危险废物<\/p> 扩建项目依托现有项目危险废物仓库。现有项目危险废物仓库位于厂区西南侧,占地面积100m2<\/sup>,设计贮存能力约500t,各类废物分类分区存放。厂区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场的建设和管理应做好“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等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防渗技术、贮存要求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规定,其主要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包括:<\/p> 1)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p> 2)禁止将不兼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p> 3)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盛装。<\/p> 4)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p> 5)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危险废物。硬质包装容器或其支护结构堆叠码放时不应有明显变形,无破损泄漏;柔性包装容器堆叠码放时应封口严密,无破损泄漏。<\/p> 6)液体废物和固体废物单独存放,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带。<\/p> 7)危险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同预定接收的危险废物一致,并注册登记,做好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受单位名称。<\/p> 8)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长期保存备查。<\/p> 9)必须定期对贮存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p> 10)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一律按危险废物处理。<\/p> 11)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5。<\/p> 12)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1 m 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 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l0 cm\/s。<\/p> 13)危险废物暂存间周边应设计建设地表径流导流沟,保证能防止25年一遇的暴雨不会流到危险废物暂存间。<\/p> 在落实以上措施后,扩建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对外环境产生的影响可接受。<\/p>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strong>措施<\/strong><\/p> (一)源头控制<\/p> 源头控制措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基本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减少清洁水的使用量,减少污水排放,从源头上减少地下水、土壤污染源的产生,是符合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p> (二)分区防治措施<\/p> 根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及项目的特点,厂区应实行分区防渗,按不同影响程度将厂区划分为非污染区和污染区,污染区分为一般污染区和重点污染区。<\/p> ①一般污染区:包括生产车间、一般固废暂存间、原料及产品仓库。一般污染区参照《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防渗设计,防渗层采用抗渗混凝土,防渗性能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污废水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抗渗等级不低于P8;地下管道采取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渗。<\/p> ②重点污染区:包括厂内应急池、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池、熔铸车间盥洗废水收集处理池、危险废物仓库等。重点污染区应混凝土浇筑+防渗处理,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要求进行防渗设计,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渗透系数≤10-10cm\/s。<\/p> ③非污染区:办公生活区。非污染区可按其建筑要求对场地进行硬底化。<\/p> 经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另外由于开发活动导致地面硬质化,造成渗透能力大大减小,可使重点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地面雨水中的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也减小了。<\/p> (三)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措施<\/p> 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建设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措施,制定了急预案,一旦发现地下水受到影响,立即启动应急设施控制影响。采取以上措施,确保厂区内具备完善的风险事故处理能力,预防或者减少风险事故中可能发生的一次污染、二次污染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p> (四)监控措施<\/p> 在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加强现场巡查,下雨地面水量较大时,重点检查有无渗漏情况(如地面有气泡现象)。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找到渗漏点制定整改措施,尽快修补,确保防腐防渗层的完整性。<\/p> 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做好各项防渗措施,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在落实有效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扩建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产生明显的影响。<\/p> 综上所述,本项目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从技术上可行。<\/p><\/td><\/tr> 公众参与情况<\/p><\/td> 受理公示期间,未收到相关单位和公众的反对意见。<\/p><\/td><\/tr>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链接<\/p><\/td>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电设备采购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转载请必须注明机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成功后点击跳转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